第474章 破纪录
儒道至圣 by 独孤天山
2019-1-8 14:45
倒峰山,圣院。
在众圣殿广场的左侧,有一座十国塔。
十国塔上共有十层,每一层塔都有一座朱红色的大门,门上的牌匾分别写着十国的国名。soudu@org
十国塔的最高处上写着“启国”,位列第一,傲视人族,而其下分别是武国、蜀国、云国、嘉国、庆国、悦国、申国、景国和谷国。
大国之人每每路过众圣殿广场,都会昂首挺胸,但申国、景国和谷国三国之人路过则会面红耳赤,不敢看这十国塔。
十国塔从上到下的顺序完全按照去年十国大比的次序排列。
大比文界内,方运进入巍峨的庐山消失不见,而几个上舍进士望着险峻的山峦发呆。
“此次行万里路,有四题,除却第一题对方运来说犹如天助,第二题对他不偏不倚,这后面的两题几乎就是在为难举人。但是,他却偏偏能力压群雄,实乃奇人。”
“以前的行万里路也有类似的题目,但你们仔细看这座山,其形之伟岸远超之前,这山不好爬啊。”
就见云寻松向前方拱手,抬头道:“请教,我等可用何等方式爬山?”
“可使用才气,但不得以才气调动天地元气。你们……自认倒霉吧。”
一干上舍进士哭笑不得,主持这次行万里路的必然是一位大儒,按理说这位大儒应该严肃回答,但最后却说了一句隐隐有幸灾乐祸的话,实在少见。
马源笑道:“我明白这位大儒的意思了。大儒们出考题,必然意识到方运与颜域空这两个举人在,也知道后两题不利于举人。结果倒好,第四题反而成全了方运。”
孔德御却突然冷哼一声,道:“我听说此番行万里路的考题有某一家的大儒反对,所以才改成对进士有利,可惜。偷鸡不成蚀把米。”
在场的上舍进士消息灵通,听完后立刻明白,极可能是雷家在为难方运,不过也明显有人在帮方运,所以第一和第四题都与诗词有关。
“我看啊,最倒霉的是颜域空。以他之能,此次行万里路本应该在一百一十人中排前三十,但现在第三题和第四题一出,他可能排到七十开外。”
荀离看向嘉国的雷十三,目光不善。虽然雷家和庆国都以方运为敌。但在十国大比中一向是对手。去年嘉国第七,庆国第八,今年若真是雷家干涉十国大比的题目导致颜域空筹数降低,庆国同样是受害者。
雷十三立刻扭头看向他方,对荀离的态度视若无睹,随后道:“诸位快写咏山诗词吧,若是写晚了,方运走得快,极可能有幸避开一座山。”
马源道:“不用担心。接下来的三百里既然不能调动元气,只能徒手和直接使用才气,方运不会跑得太快。他终究是举人,我们是进士。有一点点的希望追赶他。”
雷十三和荀离脸色立刻好转,这对庆国和雷家来说可是好消息。
哪知孔德御摇头道:“我与堂兄德论聊过方运,他不一样。且不说敢吃龙珠,单单三次圣前的才气天降。就让他的身体接近普通妖将,这种徒手行走和攀爬,方运绝对胜过我等!”
龙十三和荀离的脸拉了下来。
庐山在别人面前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。但在方运面前却是半透明的虚影,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,只有其余十座学宫的学子形成的十座山才会阻挡他。
方运开始奔跑,越来越快,越来越快,很快超越普通人短时间冲刺的速度。
方运原本身体很差,但历经六次才气天降,吃了多颗伪龙珠,得月华照耀,获星之王,有文曲星光滋养,近期又入天树,加上一直吃宫廷的大补之物,身体已经丝毫不弱于普通妖将!
此刻的方运能徒手搏狮虎。
此刻的方运,奔跑速度已经是普通妖将的速度,接近普通举人使用举人疾行战诗的速度!
在辽阔的黑土地上,方运犹如一头豹子向前奔跑。
十国各地文院前的读书人全都看呆了。
方运跑了半刻钟,地面震动,前方发出轰隆隆的声音。
方运减缓脚步,就见一座高山拔地而起,但无论是高度、险峻程度还是厚度,都不如他最先化实的庐山。
那庐山不止是一座,是一片群山,但这山似乎只是一座三百多丈高的山峰。
方运仔细观察了山体,立刻在脑海中想到最佳的攀爬路线,然后冲到山上,踩着山体的凸起或树木快速向上攀爬。
方运几乎一直没有停留,越爬越高,比猿猴更加敏捷。
不多时,方运攀爬到山顶,发现这的确只是一座孤峰。但上山容易下山难,方运在山顶上花更多时间观察和思索下山路线,然后才慢慢向下爬,速度比之前的攀山还慢。
就这样,方运跑一阵,攀爬一座山,跑一阵,爬一座山……
一开始很多人还关注方运,但他们很快看腻了,因为毫无悬念,于是开始观看位于庐山里的那些人。
那些人进了庐山就迷路,然后一直在山中转。
后面的人源源不断进入庐山,但除了景国的人可以视庐山如无物,其他人都有进无出。
在方运爬第一座山的时候,最快的十二名上舍进士已经进入庐山,方运爬第三座山的时候,他们还在庐山。
当方运站在第九座山山顶的时候,孔德御双目无神地走出庐山。
“方运这个混蛋!”
慢慢地,越来越多的进士离开庐山,继续行万里路。
不知过了多久,谷国上舍进士潘珏铭终于走出庐山,轻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,看了看四周,一个人都看不到,心中诧异。
潘珏铭向下一座山奔跑。身为进士,他的身体远比普通人强大,能一直用普通人全力冲刺的速度跑一天。
不多时。潘珏铭爬上第二座山的山顶,然后向前方张望,竟然看不到一个人。
潘珏铭心道:“我是谷国的上舍进士,就算谷国去年排第十一,我与其他国之人也不会相差太多,前方一人没有,不可能是我落后所有人。莫非……是我运气好提前走出那座迷之山?”
潘珏铭回头看了一眼迷雾中的庐山,右拳紧握,斗志昂扬。
“今天,必将是我潘珏铭扬名十国之日!”
潘珏铭深深地看了一眼庐山。开始下山。
潘珏铭爬了一座山又一座山,终于从第十座山上下来,又跑了一阵,看到一座石制大门,门前空无一人。
愣了片刻,潘珏铭脸上绽放出笑容,他知道此刻十国各地的人一定都在看自己,整了整衣衫,轻咳一声。昂首挺胸走向出口。
他越走越激动,在到达门口后,终于忍不住回头,望着那些山脉。微笑道:“诸位,我先出去了,请尔等继续努力。”
潘珏铭带着胜利的笑容走出文界大门。
眼前光华闪烁,潘珏铭出现在孔府学宫的大比会场中。
此时东方的天空泛着鱼肚白。竟然已经是第二日的凌晨。
潘珏铭本以为会听到欢呼和祝贺声,所以高高昂起头,面带淡淡的微笑。
但下一瞬间。潘珏铭却皱起眉头,因为耳边传来的不是欢呼声,而是高低起伏的笑声,数万人正在一起笑。
潘珏铭急忙扫视全场,就见数万人笑得前仰后合,一些人甚至抱着肚子大笑。
他急忙去看上舍进士们所在的区域,发现每个区域都坐着十人,唯独谷国那里坐着九人。
谷国的进士们捂着脸低着头,个个装没看到潘珏铭。
“谷国,潘珏铭,六筹。”一个声音在天空响起。
潘珏铭的脸迅速由白转红,由红转灰。
六筹是通过行万里路的最低筹数,若是低于六筹则失败,一筹也没有。
潘珏铭这才知道,自己是最后一个走出行万里路的人,而且当着数亿人族的面说那种话,的确名震十国了。
方运笑着摇摇头,此时离他完成行万里路已经过了五个时辰,他甚至躺在景国席位上睡了一个时辰,其余的时间一直闭目在奇书天地中读书,之所以不能离开,就是在等这个潘珏铭。
会场上的人走了许多,现在坐的人文位最差的也是举人,三天三夜不睡都没关系,他们也一直在等潘珏铭。
“十国大比第一场行万里路结束,各国筹数已经显示在光幕之上,谷国位列第十一,将无缘第二场的‘读万卷书’。诸位可回去休息,午后将开始第二场大比。”十国大比的主持者宣布第一场结束。
方运正要和其他人一起看向会场中心的光幕,耳边传来孔府学宫之人的抱怨。
“方运这个混蛋,百年以来,还没有哪次‘行万里路’中第一名低于八十筹!”
方运无奈一笑,继续看光幕,上面只显示各国十人筹数之和。
第一名,孔府学宫,七十八筹六。
第二名,蜀国学宫,七十六筹九。
第三名,启国学宫,七十六筹三。
第四名,武国学宫,七十五筹八。
第五名,云国学宫,七十四筹七。
第六名,嘉国学宫,六十八筹九。
第七名,景国学宫,六十八筹七。
第八名,悦国学宫,六十六筹四。
第九名,庆国学宫,六十五筹一。
第十名,申国学宫,六十三筹二。
第十一名,谷国学宫,六十二筹。
最后一行是灰色。
方运哭笑不得看着最后的名次,这筹数创造了十国大比历史上最低纪录。
孔德论道:“方运太坏了,他知道景国不能战胜我们,所以就通过拉低我们筹数来提高景国排名!”
过半的上舍进士郁闷地点头。
由于修改错误和缓存问题,导致一些读者依旧看不到这一章,但要是不看这一章,后面一章也看不懂,所以只能把那一章发在公众章节。
抱歉。
如果有人觉得白花了一章的钱,我会利用大尾数章节来慢慢补充,因为起点现在字数计算比以前细,反正挺麻烦的,只能发几千+100这种,过了200字,就会导致部分读者收费……www@c66c%com
总之,我从来就不是斤斤计较算字数的,绝对敢保证不会让订阅的读者吃亏。
还不能把一章拆开,因为是很多平台发布。
我会询问一下编辑看看能不能免费一章弥补。
最后,致歉。
----以下为正文——
众人都没想到,方运的这首竟然引发了极为少见的异象。
“难道是冬日生春?”
冬日生春这异象极为独特,很少能有诗词触发,一旦触发,每年的此时必然出现,年复一年,永不止歇,一般只有众圣的圣道力量才能引发这种异象。
以后每年的深冬,梅园的梅花都会提前大量盛开,足以让全京城人的慕名游览,成为京城的名胜之一。
对于希望青史留名的读书人来说,这种异象最有价值,宁可用十年的寿命去换。
“你们看,枯木生花。”一个少年指着一棵死去干枯的梅树。
“什么!”
“在哪里?”
“那这就不是冬日生春,而是更进一步的异象枯木逢春!”
众多人起身,快步走过去仔细查看,果然没错,那梅树的确已经枯死,树根都已经被掘出,可依然和活的梅树一样,一起长出花朵。
“我……感到身体燥热!”一个老进士道。
“这就是枯木逢春的力量,诸位老先生,你们有福了!谁身上若有顽疾,或消失,或减轻。”陈翰林笑着大声道。
“听闻枯木逢春就是有此种力量!”
“怪不得连文相大人都如此诧异。”
“哈哈,方镇国好样的!顽疾减轻,足以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多活一两年,谁要是有所突破,那等于增寿几十年。”
突然,在梅园的角落里多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,老者相貌普普通通,没有人关注他。但站在凉亭上的陈翰林发觉那老人,面色一变,正要说话,那老人一摆手,陈翰林急忙闭嘴,转头看向他处。
有几人发觉陈翰林的异常,望向陈翰林之前看的方向,空空如也。
“枯木逢春虽好,却好不过此词啊!老夫虽是雪党,但真要感谢文相大人,多亏他把方镇国逼成梅党,写出如此好词。方镇国一句‘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’诠释一切,他本想安静当雪党,无意当梅党苦争春!”
“歪曲文意!雪党怎通梅词?此言明明是说方文侯根本无意与某些世家争斗,结果却惹来他们的忌妒和嫉恨!”
“别争了,我看最后两句才是更佳。前两句寂寞,其后两句愁苦,再后两句被忌妒,‘零落成泥碾作尘’惨到极致,而后文意升华,芬芳依旧,梅香如故!无论敌人如何攻击,就算有月树神罚来,也只能杀方运之身,而不能伤方运之名!”
“冬梅傲寒,如方镇国只身对抗人族败类,就算失败,也是香如故。”
“怪不得人送外号狂君。‘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’,除却方镇国,天底下谁能如此说?谁敢如此说!此词已然位列文榜第一,胜过十国读书人!”
“论榜里面已经有人在赏析此词,原本认定方运作不出好诗的全都闭上嘴,满满的赞美之词。”
“八俊之一的段瑶海在论榜发文了,说此词乃天下第一咏梅诗词,前人不能及,后人恐难追!”
“恭喜恭喜!”乔居泽等上舍进士就在一旁,一起恭喜方运。
方运笑着回礼,自己被囚禁的时候,这些上舍进士的妻妾一直在帮玉环。
乔居泽感叹道:“几个月前,我自认为与方运差距不大,今日才发现,我与方运之间,相差十个计知白!”
许多进士纷纷点头。
方运点点头,一本正经道:“哦,看来你我之间差距不大。”
众人一愣。
“噗……”赵红妆正在喝茶,结果把口中的茶水全部喷了出去,喷了敖煌一脸,然后一边咳嗽一边笑,杨玉环抿嘴笑着帮赵红妆轻轻捶背。
敖煌委屈地看着赵红妆,他本来也想笑,结果被一脸茶水给喷了回去。
奴奴指着敖煌的脸大笑起来。
随后喷茶水的声音不绝于耳,许多人抚掌大笑,这话当真把计知白污得不成样子。
乔居泽指着方运对众人笑道:“你们瞧瞧这个方铁嘴,不张口则已,一张口就是让人名声丧尽。谁要是得罪他,那真是倒大霉!”
“方运编排人的水平不亚于其诗词,这让我想起他那句‘眼睛长在屁股上,只认衣衫不认人’,当真不好惹!”
“以后再说和谁相差几个计知白,那就是骂人了。”
“计知白要是听到方运这话,非气吐血不可。”
梅园中笑声不绝于耳。
方运继续看论榜,竟然有人把他之前反驳计知白的话和方才的玩笑发了上去,大量读书人称赞他之前的话很道理,并有许多人表示看完方运方才那话当场大笑。
凉亭里的陈翰林笑道:“我可要记下来,明年的雪梅文会,又有趣事可谈。”
众人会心一笑。
雪梅文榜许久不动,这是读书人们对方运的尊敬,都不献诗。过了足足一刻钟,十国各地才有人继续吟诗作赋,颂雪赞梅。
梅园中,陈翰林望着文相姜河川道:“文相大人,既然是您让方运作梅诗词,不如简评一下这首,如何?”
姜河川点了点头,道:“历风霜而不馁,先百花而不傲,落泥尘而不悲,唯留其香,有骨有心,好词!今年,梅党胜了!”
姜河川说完,起身缓缓向外走。
所有人立刻起身相送。
方运不想杨玉环熬夜,便跟随文相一起走,敖煌好不容易参与一次文会,很不情愿离开,但还是老老实实跟着方运在后面飞。
“唉,方运真是奸诈,不给本龙压过他的机会!本龙要是吟诵一首梅诗,必然榜上有名!”敖煌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叹息。
方运笑道:“现在还没出梅园,那你就当场吟诵一首梅诗!”
“啊?真要本龙吟诗啊?那本龙不客气了啊!”
“你不客气吧。”方运停下脚步道。
姜河川也停下脚步,微笑看着敖煌,看看这头小真龙能作出什么好诗。
周围的读书人都好奇地看着敖煌,龙族的确有文采出众者,但只是少数。
敖煌沉吟片刻,装模作样地环视梅园,突然眼睛一亮,仰头大叫:“我想好了!一片两片三四片,五片六片七八片,九片十片十一片,飞进泥里都不见!怎么样,好不好?有没有龙族的霸气?能不能诗成传天下?给个镇国也行!”
众人呆若木鸡。
奴奴目瞪口呆,小眼瞪得溜圆,完全被敖煌的打油诗给吓到了,那小模样仿佛在说:这也叫诗?
终于,赵红妆忍不住,捂着嘴咯咯笑起来。
杨玉环也低头抿着嘴笑,苏小小的肩膀轻颤,捂着嘴笑个不停。
众多读书人忍俊不禁,这诗当游戏之作倒也无妨,毕竟占了一个有趣,但像敖煌这种厚颜无耻又是传天下又是镇国,却是前所未有。
方运笑骂:“这诗给六岁孩童当儿歌识数不错,拿什么镇国?快跟我回家去,少在这里丢人现眼,”
“嫉妒本龙大才!你等着,本龙花钱买通人,把这首诗吹捧一番,然后说是你写的,后人保准当这是好诗!”敖煌气哼哼道。
“你倒是学聪明了!”方运笑了笑,与文相一起离开。
上了文相的十八蛟马车,方运与文相坐一起,其他人坐在对面,文相一挥手,中间的帘子拉上,隔开双方。
方运侧身看着姜河川。
姜河川白发散披在身后,白眉修长,面色红润,目光深邃,仿佛内藏星空。
“你倒是好口才,驳的计知白哑口无言。”
“口舌之利,不足挂齿。”方运谦虚道。
“不过有一点你看的很透彻。我来雪梅文会,的确是为安抚人心。”
“学生看得出来。”
姜河川微微一笑,道:“不过,没想到你竟然拿我与数圣刘徽比,当时你说的慷慨激昂,连我都没想到自己如此伟岸。”
方运轻咳一声,道:“道理没错就行,至于搬出刘圣,只是辩论之法,雕虫小技耳。”
“你的头脑与常人不同,哪怕是我,也难以把此事强行与刘圣联系到一起。我怕你任代县令时太过书生气,现在见你的辩术丝毫不下于名家,知你深谙变通之法,临场应变能力极高,我便放心了。”
“学生会尽力治理一县之地。”
姜河川点点头,突然轻声一叹,道:“众人方才点评你的,却都没说到要害之处。‘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’此句,他们都当已经过去,可我却看到,你已经有了与杂家争圣道的决心,更有保景国的决心!哪怕落地被碾压成灰尘,也要推行自己的主张。你的梅香,便是你的圣道!”
方运心中一惊,自己选这首词的时候并没有清晰的意识到,可经过姜河川这么一点,才明白自己在潜意识里和当年的陆游一样,就算被群臣排挤被朝廷放弃,也依旧坚定地选择当主战派!
虽死无悔,只求留香。
方运轻轻点头,默认了姜河川的说法,心中越发佩服这些老读书人,虽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,但在很多方面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。
姜河川缓缓道:“文鹰前往荒城古地历练,不知多久才会回返,景国人才济济,但真正能与左相抗争之人,唯有老夫一人。若老夫稍有差池,左相必将再度权倾朝野。你乃当世潜龙,但终究太过年轻,你现在需要的是积累,而不是与左相争斗。”
a
h
ef=
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,最新、最快、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!<
a><a><
a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