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偽君子

賊眉鼠眼

歷史軍事

  孝宗皇帝中興大明,正德小子荒唐浪蕩,士子激昂空談江山,廠衛番尉如虎如狼。  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454章 三邊總制

明朝偽君子 by 賊眉鼠眼

2018-7-10 17:04

  說起楊壹清這個人,就不得不說說“三邊總制”這個職位。
  這個職位是弘治十年初設的,時年火篩入寇,弘治帝與朝臣廷議後,決定遣重臣總督陜西,甘肅,延綏,寧夏等地軍務,三邊總制的職位由此確定,後為朝廷常設,其地位差不多算是三地督撫,“督撫”這兩個字顧名思義,壹則總督軍務,二則巡撫百姓,可謂軍政大權盡握壹手。
  大明歷史上的名臣,如秦纮,王瓊等,皆擔任過三邊總制。
  如今的三邊總制是楊壹清。
  楊壹清是個很有名的人,兒時起便很有名。
  大約是他的父母在制造他的過程中太過愉悅,於是老楊家出了壹位天才,楊壹清七歲便能作得壹手錦繡文章,吟得壹手好詩,十四歲時便高中鄉試解元,十八歲考中進士,中進士後原本要入翰林院當編修苦熬資歷,可不巧的是,正好那時他的父親病故,於是楊壹清回鄉丁憂,三年後,二十壹歲的楊壹清直接被任命為中書舍人,相當於國務院秘書,隨後官路暢通無阻,壹路升到三邊總制。
  如此逆天的天才,大明時下不止楊壹清壹人,還有壹位天才兒童,名叫楊慎,如今內閣大學士楊廷和的兒子,也是壹位天才。
  可以肯定的是,楊廷和制造楊慎的過程中同樣很愉悅,當然,楊廷和本身也是位天才,八歲便通讀四書五經,十二歲便中舉,這就要上溯到楊廷和被制造的愉悅過程了……
  楊壹清和楊廷和楊慎沒有血緣關系,但老楊家的遺傳基因都非常不錯。
  這次三邊總制楊壹清回京是為了述職。
  馬車駛到京師城門外,楊壹清掀開車簾,看著巍峨高聳的城樓和來往絡繹不絕的行人客商,楊壹清臉色卻看不到絲毫欣喜,反而沈重地嘆了口氣。
  只因這次召他回京述職的不是別人,正是司禮監掌印劉瑾。
  劉瑾召楊壹清回京自然不是為了請他吃飯,劉公公不會這麽客氣,至少不會對楊壹清這麽客氣。
  當初劉瑾剛坐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,甫登高位,自然需要人才豐其羽翼。劉瑾自己不算人才,但不得不承認他的眼光很獨到。罪惡的雙眼壹下就盯住了楊壹清,於是果斷向楊壹清遞出了橄欖枝,意圖招攬。
  楊壹清是什麽人?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,從中書舍人壹直做到三邊總制,祖上三代皆為朝臣,實可謂血統比藏獒還純正的文官,怎麽可能與權閹沆瀣壹氣狼狽為奸?於是楊壹清毫不留情地將劉公公遞來的橄欖枝摔在地上,而且狠狠踩了兩腳,甚至還嘲諷了幾句很傷人的話,其大意大概跟太監的生理缺陷有關。
  總之,楊壹清徹底得罪了劉瑾。
  這次劉瑾召楊壹清入京說是述職,實則要命,楊壹清從陜西出發回京時,三邊的官員武將皆來相送,從他們如同送他出殯的表情上可以看得出,這次楊壹清有去無回。
  楊壹清自己也是這麽認為的,所以他壹路上心情很沈重,甚至連家裏的後事都安排好了。
  雖沈重,但不悔。
  上天若再給他壹次選擇的機會,楊壹清仍會毫不猶豫地拒絕劉瑾。
  文人的風骨有時候看起來荒謬可笑,然而有時候卻可敬可嘆,國朝百余年,從來不缺文人士子壯烈徇公義,慷慨赴悲歌。
  馬車行到朝陽門前,楊壹清下了馬車,掏出了官印腰牌以及吏部調令公文,這些都是入城的必要程序,百姓要檢查路引,官員則要檢查調令公文,這個規矩源於太祖朱元璋的小農思想,為求社會的繁榮穩定,百姓就不要閑著沒事到處跑,官員更不要跑,想出去走動走動,拿路引或公文來,朝廷允許妳走動妳才能走動,朝廷不允許,妳不能瞎跑。
  唐宋之時武人盛行於道,有人即是江湖,而到了大明卻甚少武林江湖人士活躍,除了統治者“俠以武犯禁”的認知以外,大明的路引制度也是制約江湖人士的重要原因,試想某江湖大俠與某門派掌門約戰某城某地,江湖沸騰,俠魔鼓舞,正邪兩派高手紛紛蜂擁趕來觀此世紀之戰,結果壹大幫人走到城門口被官兵團團圍住,不論正邪善惡忠奸,全部拿入大牢,罪名是沒有路引兼聚眾鬥毆,關牢裏先抽壹頓再說……
  ※※※
  楊壹清的調令公文很齊全,交給守門的官兵後,卻不知怎的引來了幾名穿著圓帽褐衫的西廠番子,番子拿著公文仔細瞧了半晌,眼睛盯著楊壹清,目光不善。
  楊壹清暗嘆口氣,該來的總要來。
  番子看過公文後將它塞入自己懷裏,倒也客氣,朝楊壹清抱拳道:“大人是陜延寧三邊總制楊大人?”
  “正是。”
  二人說話之時,馬車旁邊卻有壹位穿著黑衣絲綢長衫,手把玉骨折扇的中年書生模樣男子路過時聽到了二人的對話,無意中不由“咦”了壹聲。
  番子和楊壹清同時扭頭瞧了那書生壹眼。
  書生卻不曉事,上前兩步瞧著楊壹清,仔細打量了壹番,道:“足下竟是三邊總制楊大人?”
  楊壹清是個很有涵養的人,於是只好重復道:“正是。”
  中年書生笑道:“大人在三邊大行馬政,晚生早聽說大人的大名,今日壹見,幸何如之……”
  西廠番子顯然沒有耐心等他們“久仰久仰”“哪裏哪裏”,於是忽然壹揮手,身後幾名番子忽然沖出來壹左壹右架住了楊壹清的胳膊。
  “奉司禮監劉公公令,三邊總制楊壹清多年來貪墨三邊將士軍餉,修繕長城多有截留貪墨朝廷撥銀,並濫殺無辜民夫百人,著令拿入詔獄,大理寺問罪。”
  楊壹清淡然壹笑,這個結果他早已有了心理準備。
  中年書生卻楞住了,張大嘴“啊”了壹聲,表情如同吞了壹個臭雞蛋般難看,無意中脫口道:“太黑了吧?這不是莫須有麽……”
  啪!
  番子眼中厲色壹閃,當頭壹掌便將書生狠狠拍到地上,臉著地,書生哼都沒哼壹聲便暈了過去。
  “把這酸書生也拿入詔獄,以犯官楊壹清之黨羽論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